扶贫攻坚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,一级抓一级、一级带一级,层层压实责任、层层传导压力,加大帮扶力度,坚定脱贫信心。要扎实开展“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”活动,把全面落实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,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问题,坚决纠正形式主义,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。
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,选用有能力、敢担当、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“两委”班子,打造一支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”。扶贫干部落实好脱贫责任要在“六个精准”上下功夫,其中特别是把握好脱贫标准,将责任落实到位。
脱贫攻坚,要坚持内外发力,既要借助外力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真正帮助贫困地区脱贫,又要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,激发其内生动力,真正把“输血”和“造血”统一起来,把扶贫与扶志、扶智结合起来,在不断加大生活扶贫、产业扶贫力度的同时,大力推进精神扶贫,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,标本兼治,使各种帮扶力量形成合力,不断增强脱贫攻坚、勤劳致富的可持续性。
广大干部要多掌握一些扶贫的知识、多提高一些脱贫的本领、多懂得一些扶贫的规律。特别是,要针对老年人、残疾人、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,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,实现脱贫攻坚的精准管理。扶贫干部还要放低姿态,多与群众交流,通过与贫困群众交心、谈心,找准问题,抓住矛盾,把工作做细、做深、做具体,才能燃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火,做到真扶贫、扶真贫。
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,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检查。要做好扶贫大数据的开发,通过智能识别、云计算等手段加强数据分析,实现和加强部门间扶贫数据和信息共享。建立和完善集中统一的扶贫政策、扶贫对象、项目资金、扶贫成效、绩效考核等信息数据库,使脱贫攻坚的管理更科学、帮扶更精准、工作更到位、监督更切实。立足扶贫资源的多元化实际,完善扶贫攻坚基础信息资源建设,开发业务管理子系统,拓展服务功能,形成扶贫互助、内外互联、线上线下互通的大数据扶贫网络空间。此外,还要加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,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等。
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监督检查的力度、深度、广度、精度,充分发挥脱贫攻坚考核评估制度的“指挥棒”作用,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,严防脱贫成果弄虚作假,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质量。同时,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决策、管理和监督,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,及时曝光和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等问题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脱贫攻坚的第三方评估。此外,要把表彰和问责结合起来,以严监督严考核严查处,严防脱贫走形式,对违规操作、弄虚作假的进行问责,对违规摘“穷帽”的干部依法摘“官帽”,树立脱贫攻坚的清风正气。